2017-2019 佛洛伊德系列課程

【佛洛伊德系列】2017-2019
 
      許多心理治療的書籍,總會在緒論中提到佛洛伊德,一位初學者說到:“為什麼那麼多的書都說佛洛伊德過時又偏頗(什麼都跟性有關),既然如此地不合時宜,那麼將他相關的部分刪掉,不就好了?”
      相對於“忘了佛洛伊德吧”! 則是重返佛洛伊德的主張。但是重返的方式零零總總,介紹情感先生—葛林,就是這趟旅程的前哨站。重返不只是依照年代先後,介紹他的文本,重返不只是瞭解佛洛伊德的原意如何,而是找出為何重要之處,他竟然迴避?明確主張之後,日後他竟然又自相矛盾!我們重返佛洛伊德的旅程,應該也是分析自己的旅程。時而親臨造訪眾人皆知的重鎮,時而隨性當個背包客,開發自己喜歡的景點。2017年春季開始,我們將以兩年的時間,疏通佛洛伊德,也開發自己的內在風景。
 
授課講師:楊明敏醫師 (國際精神分析學會精神分析師、臺灣精神分析學會理事長、精神科醫師)
 
      檢查不出原因的症狀,而又沒有明顯的目的,還能說是詐病嗎?旁人可以推測當事者的動機,但要是當事者都不知道自己的動機時,怎麼辦呢?附身?著魔?前世孽障?佛洛伊德以神經學科學的方式,逐漸建立起心理運作的法則,承載著情感的種種再現,成為耐人尋味的症狀。
 
      誰會沒有夢與幻想呢?但夢為何容易遺忘?而幻想能被鉅細彌遺地道出嗎?心裡難以被道出的,成為症狀與行動,這過程是尋求滿足與屈就現實之間的衝突,佛洛伊德的旅程,正是沿著成為問題的相反方向,逆行回溯,因此精神分析的旅程就是治療。
 
      佛洛伊德在精神分析發展的高峰時,接受邊緣型個案「狼人」,全然的依賴、偶有災難式的妄想,面對一切踟躕不前,逼使他改變技巧,提前宣告治療結束的日期;被父親逼來的青少年女同志,表面遵從,暗地裡卻進行報復;以及有受虐幻想的個案,治療成為他受苦受難的幫兇,沒有痊癒的渴望,也不願意離開治療。面對這些行動化、強制重複等臨床現象,佛洛伊德如何在暗夜中徐徐前進?
 
      心靈的發展總是朝向維持穩定,更為進化的方向嗎?有些人為何不想長大?停滯不前,甚至朝向死亡,國與國之間、種族與種族之間,不是發生過集體的殲滅嗎?而且不只一次,精神分析的旅程會走上迷途岔路嗎?什麼又是這種旅程的終點站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