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法國精神分析巡禮II】 負熵與療傷:在象徵與客體的陰影中,如何轉換負能量


【課程編號】100101
Speaker Bio: 
  • 精神科醫師、巴黎第七大學精神分析博士、國際精神分析學會(IPA)精神分析師/訓練分析師

 
【法國精神分析巡禮II】 

負熵與療傷:在象徵與客體的陰影中,如何轉換負能量

 
當治療師面對沒有記憶的回憶,沒有語誤的言語,沒有景物的夢境,沒有對象的幻覺,沒有憂鬱感覺的憂鬱,沒有負熵的負傷(創傷)。我們可以如何思考與回應?分析工作當中的負能量:負向的治療反應、強制性的重複、無從開展的僵局、沒有象徵的能力、沒有移情關係的治療,這類臨床現象層出不窮,一再挑戰分析界線的問題。
 
這些「沒有」,就是精神分析要發揮的負的工作,目的在超越死亡原則,在有限的條件與束縛中,發揮想像與創造力,賦予自由界限(為自由能找到歸宿)後,繼而使心靈空間在陰影中閃閃發光。
 
法國精神分析師們針對這些問題有其獨到的見解,在本課程中分成四個部分討論:語言的功能、自戀與客體的來源、幻想與性特質的結構以及後設理論的拓展。
 
 
註:
「熵」就是混亂的程度,一個系統中不能作功的能量總數。
「負熵」即熵減少,是系統變得有序化、組織化、複雜化狀態的一種量度。
 
生命的運轉使得身體內部的亂度(熵)持續升高,為了延續生命,有機體從環境中攝取穩定降低亂度的「負熵」,諾貝爾物理學得獎者薛丁格主張:「生命依賴負熵的滋養」。心靈機器依循享樂、恆定與涅槃等原則的運作,結果端視生之驅力與死亡驅力的交纏與分解,心理能量是被象徵、客體和幻想所束縛,或者四處飄逸亂竄,無所寄託,成為所謂的自由能。
 
佛洛伊德年輕時主張的神經慣性,以及晚年重大轉向的死亡驅力的主張,可以與熱力學的第二定律,資訊理論中的熵與生態學當中的負熵,作為認識論的對比。
 
 
課程大綱:
 

A. 語言的種種

[2/15]

1. 失語、述情障礙、科學心理學綱要:身與心遠遠地分離 〈佛洛伊德與馬蒂〉

Freud, S. (1891) On Aphasia
Freud, S. (1895) Project of a scientific psychology, in S.E. Vol. 1
Marty, P. (1963) Operational thinking, in R.F.P., pp.449-459
 
[2/22]

2. 羅馬論述:分析中言語與語言的場域及功能 〈拉岡〉

Lacan, J (1953): Fonction et champ de la parole et du langage en psychanalyse, in Ecrits, Seuil, Paris, pp.237-322.
Wilden, A. (1968) Speech and Language in Psychoanalysis, John Hopkins U. Press.
 
[3/1]

3. 分析中的非語言:被沈默緊緊佔據的治療 〈納希特與葛林〉

Nacht, S. (1957) The Non-verbal relationship in psycho-analytic treatment, in R.F.P. pp.105-115.
Greenson, R, (1961): On the silence and sounds of the analytic hour,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Psychoanalytic Association, 9.
Green, A.(1983) Langages. Les Rencontres psychanalytiques d'Aix-en-Provence : Le Langage dans la psychanalyse
 
[3/8]

4. 在象徵與身體之間來來回回:語言也有身體 〈克莉絲蒂娃〉

Kristeva, J. (2007) “Speech in psychoanalysis”: From symbols to the flesh and back, in R.F.P. pp. 421-435.
Green, A (1975) The analyst, symbolization and absence in the analytic setting, in memory of D. Winnicott, i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analysis 56, pp.1-22.
 

B.自戀、客體與幻想的來源

[3/15]

5. 小孩的自戀與客體關係的發展:發展時間的順序 〈萊波維奇與威尼考特〉

Lebovici, S. (1961) Object relationship in children, in R.F.P. pp.286-310.
Fairbairn, W.R.D. (1946) Object relationships and Dynamic Structure, i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analysis, 27, pp.30-36.
Winnicott, D. (1954) Transitional objects and transitional phenomena. I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analysis, 34(2):89-97 
 
[3/22]

6.“前”客體以及“前”幻想:客體與無意識幻想的形成過程 〈凡恩與史畢茲〉

Fain, M(1971) The prelude to fantasmatic life, in R.F.P. pp. 338-355.
Spitz, R. (1955) The primal cavity—a contribution to the genesis of perception and its role for psychoanalytic theory. Psychoanalytic Study of the Child, 10. 215-240.
 
[3/29]

7. 幻想與性特質的來源:不要問發展,而是就在那裡的無意識幻想的結構 〈拉普朗希與彭達利斯〉

Laplanche, J. and Pontalis, J.B. (1964) Fantasy and the origins of sexuality. In R.F.P. pp.310-338.
Isaacs S (1952). The nature and function of phantasy. In: Rivière J, editor. Developments in psychoanalysis,  62-121. London:  Hogarth, 1952.
 

C. 分析過程的浮現與創造

[4/12]

8. 負的工作、以分身的方式工作::分析中的視而不見或共謀?  〈葛林與波提拉〉

Green, A. (1986, 1993) The work of the negative , Negative hallucination, in R.F.P. pp.355-367.
C. Botella and S. Botella(1995)Working as a double, in R.F.P. pp. 367-388.
 
[4/19]

9. 心靈的包膜與皮膚自我:觸、嗅、味等感覺構成的界線與現實的鏡映 〈安日爾與威尼考特〉

Anzieu, D. (1985) Functions of the skin ego, in R.F.P. pp. 477-496.
Winnicott, D. W. (1962) Ego integration in child development. The Maturational Processes and the Facilitating Environment, London.
 

D. 不只是超越享樂,更是超越死亡驅力

[4/26]

10. 生之守護者的受虐與流動的自由能:維繫著心靈內在的持續性與時間感 〈羅森伯格與拉貝宏〉

Rosenberg, B. (1991) Masochisme mortifère et Masochisme gardien de la vie. Paris : Presses Universitaire de France.
Rabeyron, 5 T. (2021) Beyond the death drive: Entropy and free energy in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analysis, Vol. 102, Issue, pp. 878-905.
 
 
參考書目:
Baudelaire, C. (1975) Paradis artificiels (artificial paradises) in Oeuvres complètes ; Paris, Gallimard. La Pléiade.
Forrester, J. (1980) Language and the origins of Psychoanalysis, Macmillan
R.F.P.:Reading French Psychoanalysis, Routledge, 2010.
Jacques Lacan: Ecrits, Seuil, Paris, 1966. 
 
 
 
【上課地點】台北市大安區復興南路二段35號2F-1 
 
【線上課程】報名前請先參考<<線上上課說明>>
 
【合辦單位】臺灣精神分析學會
 
【學分申請】本課程已申請精神科醫師、諮商心理師、臨床心理師繼續教育學分。現場課程已通過:精神科專科醫師15學分、諮商心理師(專業課程)18學分、臨床心理師(專業課程)18學分。線上課程已通過:諮商心理師(專業課程)10學分、臨床心理師(專業課程)10學分。
 
【課程提供資料】本課程所提供之資料僅包含每堂課之課程投影片,並不提供每堂課內容之參考文獻。
 
【課前提問】本課程開放報名學員課前提問,歡迎學員來信 info@ianalysis.com.tw 針對課程相關議題提問,講師不會一一回應所有的問題,但會蒐集學員關心的議題並融入課程當中
 
【疫情因應】若疫情升級至三級警戒,則採閉門錄影模式,現場不開放學員入場。若有需要將於課前一週通知。
 

 

  • 【線上報名】
  • 單元 日期 名稱 單元
    報名
    【法國精神分析巡禮II】 負熵與療傷:在象徵與客體的陰影中,如何轉換負能量 A全系列報名
    • *不允許單元報名

    本課程目前不接受報名,歡迎參考吾境思塾其他相關課程

 

【課程日期說明】: 
  • 2022215日起,週二晚上19:30-21:00,共10堂。( 2022年 2/15, 2/22, 3/1, 3/8, 3/15, 3/22, 3/29, 4/12, 4/19, 4/26 )

    《線上課程開放時間》2022/2/18 2022/5/26

 

  • 【費用】 全系列報名10,500
  • 1.本課程與「臺灣精神分析學會」合辦,合辦單位會員可享優惠價報名。 2. 以學生價報名者請於現場簽到時出示公私立學校(不含空大/社大)之有效學生證,報名全程線上上課者,請email學生證照片檔或掃瞄檔為證。 3. 本課程提供曾參與「佛洛伊德」系列課程之學員以「舊生優惠」價報名。
  •  
  • 【舊生優惠】全系列報名8,500
  • 【學生價】 全系列報名8,500
  • 【合辦單位人員優惠價】 全系列報名8,500
  • (各種優惠僅可擇一使用)

 

【參與資格】: 
  • 本課程適合精神科醫師、心理師,以及護理、社工、職能治療等心理治療相關專業人士,更歡迎對文學、藝術、人性、敘事和精神分析有興趣的讀者一同共襄盛舉。

 

【注意事項】: 
  • ※本系列課程提供現場上課學員無法出席時線上錄影補課機會,有需要之學員請以email申請,謝謝!

  • 1. 為便於相關作業與場地人數限制,請事先報名;額滿即截止報名。
  • 2. 報名與繳費:請於吾境思塾網站之線上報名系統報名繳費。
  • 3. 課程開始前,報名及繳費完成後,7日內可全額退費,7日後可退費80%。 課程開始後,恕不退費。
  • 4. 洽詢: e-mail : info@ianalysis.com.tw